欢迎来到中国李杜文学网! 注册  |  登录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文学赏析

文学赏析

 

中国诗圣的襟怀—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起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9-04-16 15:43:22   浏览:1022次
作者:王国钦 笔名好雨,网名好雨当春,号知时斋主人。中国李杜文学研究会河南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

中国诗圣的襟怀

——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起

王国钦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民尊称为“诗圣”。诗圣,诗歌之圣!多么崇高的称号!那么,杜甫为什么会被推崇为“诗圣”呢?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好吗?是因为他的诗诸体咸备、登峰造极吗?是因为他的诗记录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真实历史吗?当然,这些条件都是他所固有和具备的!但是,仅仅具备这些条件还远远不够。从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中可以得知:杜甫之所以成为一代诗圣的关键,正是他无比宽厚、无比伟大的“诗圣的襟怀”!

首先让我们谈一下《望岳》:

《望岳》是一首山水诗,也是杜甫现存一千四百余首诗中最早的一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当诗人漫游东岳泰山写下这篇千古绝唱时,才年仅二十四岁。全诗在对泰山的钟灵神秀进行出神入化的描写之后,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雄奇壮美的河山胜景,激发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豪情——青年“诗圣的襟怀”,在这里表现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和敢于藐视一切艰难困苦的凛然气概!

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年轻的诗人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却都落第了。尤其是第二次参加的制举,本来就是奸相李林甫所搞的一次所谓“野无遗贤”的骗局,也难怪像杜甫这样的人才考而不中了。后来,他还曾十年旅居京华长安,交结权贵,投诗赠文,企望能被引荐从仕。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诗人写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壮年“诗圣的襟怀”,在这里表现为踌躇满志、一展鸿图的政治抱负。尽管由于时代局限使其抱负中难免存在“忠君”的成份,但他并非一味盲目地“愚忠”,而是决心要实现辅佐朝廷、重整纲纪、“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这是十分可贵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丽人行》有意以大量赡美华丽的语言,来渲染唐玄宗、杨贵妃、杨国忠等人的骄奢淫逸,以反衬出他们种种的丑恶行径。声声概叹,字字悲愤,诗人对当朝统治者们的荒淫生活进行了辛辣讥刺。若是“愚忠”,诗人是不会如此以诗“犯上”的,这也正表现了诗圣不凡的胆识和无畏的品格!

安史之乱前夕,唐王朝内部尖锐的政治斗争,已反映为突出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先被任命为河西县尉,后又被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职责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官定后戏作》)杜甫当真是“怕趋走”、想“逍遥”吗?非也!安史之乱发生时,诗人正自长安赴奉先县探亲。谁知回家团聚的他却刚好遇上自己的小儿子被饥饿夺去幼小的生命,其家庭境况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即使这样,诗人得知安史叛乱后,毅然决然地满怀爱国热情,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太子李亨而去。路上被捕,后又逃出长安再奔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这其间的艰险与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就在凤翔,诗人被授于左拾遗之职,虽只八品,但却清要。然而,也只不过几个月,杜甫即被唐肃宗打发回家了。诗人一腔的忧国忧民之情、报效国家之志终于未能得以充分展示的良机。此后,八年的安史之乱,腥风血雨更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的严酷现实,使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咏怀五百字》)的诗人,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感叹——面对如此破败的江山,中年“诗圣的襟怀”表现为忧时忧国、厌战爱民的复杂情感。“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正是怀着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诗人写下了大量控诉内战苦难和反映爱国精神的不朽史诗,如《兵车行》、“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等。而当战乱终于结束,朝廷平叛胜利之时,诗人立即咏出了“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生平第一快诗”,爱国精神和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于今读来,仍觉令人情感激荡,似乎青春也要“鼓翼而飞”了(霍松林语)。

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亲近人民,在杜甫那“诗圣的襟怀”中始终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喜雨》),若非关心农民和农事者,是不会如此渴望甘霖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不言喜而喜雨之情溢于言表;“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客至》)两句,表现了诗人与普通邻翁的友善关系;而《又呈吴郎》,则是诗人煞费苦心写出的一首劝言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为了寡妇打枣这样一个看似平淡的小事,诗人却于平凡中深刻地揭示了陷人民于水火的社会根源,这不是杜甫忧国爱民伟大情怀的自然流露吗?

为了躲避战乱,早已遭贬罢职的杜甫,带领全家历尽千难万险来到了远离中原的蜀都平原。在许多亲友的资助之下,诗人选址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著名的杜甫草堂:“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堂成》)不料,次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一场秋风裹着秋雨,无情地将茅屋吹破,同时也催成了杜甫一首表现着诗人崇高理想和博大胸怀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一开始便单刀直入、劈空而来,写肆虐的秋风咆哮着卷起草堂上一重又一重的白茅,飞飘过江,又零乱地抛撒在树林或水塘。惨淡经营的草堂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诗人的心情该是如何地痛惜而焦急啊!

不仅如此,被秋风吹散的茅草,更被南村的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即便是唇焦舌燥的严辞呼喊,他们却也毫不理会。在这里,诗人并非真正将孩子们指斥为盗,而是以其特殊的幽默之笔,为全诗的主旨打下了一条伏线:即诗人的心急如焚和群童的“对面为盗”,都是因了生活的穷困。否则,孩子们是不会这样“公然抱茅入竹去”的,而诗人则更不会为此而“唇焦舌燥”并“倚仗叹息”的!于是,诗人的“归来倚仗自叹息”,便不仅仅是诗人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悲叹,而且是对普天下之无数贫困者的“同病相怜”了。事情的糟糕还不仅仅如此:“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可想而知:“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秋雨之夜,对于“自经丧乱少睡眠”的诗人来说,该是如何地长夜难眠啊!

那么,在这样一个屋破雨漏的不眠之秋夜,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的思绪,并没有局限在自己个人的恩怨得失,也没有拘泥于一座茅屋的残破漏雨,而是推己及人,由自己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了处于同样境况中的“天下寒士”。诗人从个人切身痛苦中体验出来的这种思想感情,伟大而宝贵,真诚而热切:“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正是因为这样改变现状和济世救人的崇高理想,正是因为这样牺牲个人和幸福他人的思想境界,晚年的诗圣才更由衷地显示出他感人至深的博大胸怀,这首诗也才具有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当然,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上,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士并非少数。但是,能够像杜甫这样无论“居庙堂之高”或无论“处江湖之远”都能始终如一地忧国忧民之人却不很多。尤其在个人命运多舛、朝不保夕的困苦境况之下,尚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国为民而忧乐,则使人尤感敬佩之至!

人间要好诗,诗品即人品!纵观诗圣杜甫的全部诗歌,其作品如串串珍珠般闪耀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我们认为:学习杜诗,不仅要学习他娴熟高超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和继承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嫉恶如仇、包容天地的伟大情怀。

1994年国庆节前夕于中州知时斋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免责声明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国李杜文学网 WWW.ZGLDWX.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庆亚大厦1008室 咨询热线:15201063887 邮箱:zgldwx@126.com

Copyright © 2007-2021, All Rights Reserve 网站建设:搜扑互联 备案:京ICP备19014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