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李杜文学网! 注册  |  登录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文学赏析

文学赏析

 

文化自信 家族宗亲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中国楹联学会李杜文学院智库专家杨向群专刊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04-15 08:51:39   浏览:991次
作者:杨向群,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楹联李杜文学院智库专家。一、民族之魂——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魂在,民族则不死,则可由衰到兴,由兴到强。殖民主义者要想掠夺殖民地的


作者:杨向群,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李杜文学院智库专家。


一、民族之魂——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魂在,民族则不死,则可由衰到兴,由兴到强。殖民主义者要想掠夺殖民地的自然资源和财富,仅靠陈船厉炮和现代化军队,用武力就可以实现。如果想征服一个民族,吞并殖民地,就必须靠文化入侵,消灭殖民地的传统文化才能实现。近一千多年来,西方列强一直企图用陈船厉炮和西方文明来统治和征服全世界。

近200年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饱受西方列强的陈船厉炮侵扰,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840年(道光二十年),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派47艘军舰和4000名陆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后又有1858年的中、俄、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有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有中、英、日、俄、法、德、意、奥匈帝国、比利时、西班牙签订的《辛丑条约》。有1860年中国分别与英、法、俄签订的《北京条约》。1887年中葡签订的《中葡北京条约》。有统计资料表明,从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们在1842年——1919年的67年里,共迫使中国签订了709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西班牙4个,奥匈帝国5个,荷兰5个,意大利7个,葡萄牙13个,法国73个,沙俄104个,日本153个,英国163个,其他国家68个。平均每年签订近11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积贫积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面临亡国的危险。
但是,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是几千年来,文明从未中断过的唯一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孕育出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中国虽然被西方的陈船厉炮打的一塌糊涂,但国家之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留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里。国魂在则国不亡。一大批革命先驱立志要“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1895年2月21日,孙中山先生和杨衢云先生等人在香港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2月15日,黄兴先生和宋教仁先生等人在湖南长沙成立了华兴会。1904年11月20日,蔡元培先生和章炳麟先生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合并成立了中国革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领导武装起义,终结了中国维持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成立。
1921年7月,陈独秀、李维汉、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读孔夫子书、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养分,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有理想,有担当,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先进分子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49年10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从1894年,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到2010年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二,振兴中华变为现实。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的强势侵入、丧权辱国的情况下,从衰到兴,再由兴到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外来先进文化极强的亲和力,中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之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的国运。国魂在,则国家兴、国家强。



二、中国的品格——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这个小标题是著名学者,我的恩师楼宇烈先生两本著作《中国的品格》和《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书名。楼先生把中国的品格定义为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奉天法古”,“知行合一”。讲究“天理、国法、人情”,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究“天人合一”。在思维方式上讲究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有机的、综合的。
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般公认的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孔家学说,一般是指儒家文化。二是老庄学说,一般是指道家文化。三是中国化了的释家学说,一般是指佛家文化。其实,被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远超出这三家文化的范畴。比如先秦诸子百家形成的各种哲学思想和文化,还有中医、文学艺术、民间宗教、国家治理体系、政治制度等等,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源于三皇五帝,甚至更早,是历经了五千多年的发展沉淀和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和融合而形成的。当然,自汉代以来,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特别是隋朝推行科举制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历朝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使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人,注重人的价值,解决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处理。特别是在关于人的价值上,儒家对读书人提出了“三不朽”标准。“立德”“立功”“立言”。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要为国民建立功绩,要有真知灼见的言论传世。
但是,在民间,人们追求更多的是健康、平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与中国化了的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及其他民间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各地普遍存在的佛寺、道观、孔庙、祠堂及民间宗教的小庙,正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的人类智慧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性和鲜明的国家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如果没有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之魂,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唯一连绵五千年从不中断的文明,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正如总书记所说的:“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三、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家族宗亲等级制


中华传统文化多源一体,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近些年的考古新成果来看,中华文明或许还要往前推进三千多年,有八千多年的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这样就形成了家庭、家族、部落,后又逐步发展成为小国家。最后实力最强的小国,成为各小国的共主,便有了天下的概念。在西周之前,中华民族应该就是这样的政治体制。周代以降,国家的政治体制有所改变,虽然周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中央政权。文王谋天下,武王得天下,成王定天下。

在周夺得天下后,治理国家的核心人物是周公,周公具有超级的政治智慧。当时周在西方,商在东方。周公在商和周中间,建了一座城池,作为天下的政治中心,把商的贵族们都迁移到这个城池,“中国”这个名称最早的来源或许就在这里。在成王时代,周公封侯天下。在商朝原有的小国的国土上建立了新的诸侯国,把在建立周朝立过大功的将领们和文、武王的家族宗亲们封去当侯。例如:周得天下后,在随国和噩国(随噩关系目前不明)的国土上建立曾国,封跟随文王、武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的南宫适为曾侯,负责看管南方各诸侯国,随、噩的国君有其名而无其实。随国的国君可能比较明智,始终保持了正统的地位,历史文献上都是以随国的名义出现,没曾国什么事。因此时过境迁,国人们都不知道中国大地上曾经还有一个强大的曾国。因为曾国有其实,他们从来不称自己为随国。因此,在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上,都是曾国的谓称,基本见不到随国的字样。
噩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早期帮周反商立过大功,后来可能是不堪忍受曾国的霸道和周朝的不屑,联合商朝的贵族和周王室的叛臣,反周复商。失败后很多贵族被诛杀,部分贵族被迫迁到中原。噩国虽然名义上仍然存在,但他们远离故土,实际上已经亡国。
自秦朝以后,中国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改以前的分封制为郡县制,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体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总之,自夏商周到清朝,中国社会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家族宗法等级制。宗法制是天子至庶人都必须遵循的维系整个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恒公二年 )。



四、家族宗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的发展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再到家庭、宗族、再到部落、国家、天下。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家庭、宗族、部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生产单位都是以家庭宗族为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家国同构和家国一体就是农耕文化的最高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与此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所对应的是家族制度,最后发展成为以“礼制”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一般人认为:宗法制度是在西周建立的,其实,应该远早于西周。据《史记 · 殷本记》记载:“自商王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这说明至少在殷商时,就已经确立了宗法制度。但是在殷中晚期有点乱套了,改嫡长子制为兄终弟及制度,但到殷后期,又改回来了,变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如纣的父亲乙有一个儿子叫启,但因不是嫡出,所以王位由纣继承,因为纣的母亲是乙正妻。在周没有灭商前,周部落也没有严格按宗法制度的要求“传嫡不传庶”。在古公亶父时,就是古公少子季历继承了王位。但季历“传嫡不传庶”,将王位传于嫡长子姬昌,姬昌传位于嫡长子姬发。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周朝宗法制与前朝的宗法制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创立了“分封制”,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周礼”,从此被作为周朝立国的原则。
自秦朝以后到民国以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有诸多改变,但“传嫡不传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仍然受宗法制的影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政府。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翻了民国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终结了“传嫡不传庶”的宗法世袭制度。但是到处都能看到宗法思想的影子,特别是在中央政府之外的各个层面,都能感受到“类宗法”思想强大的生命力,如人们通常说的 “什么帮”、“什么派”,其实质,都是一种家族宗亲文化的体现。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国家是家庭的集合,家和国、国和家是分不开的。家族在国和家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民国以前,基本都是“皇权不下县”。现在虽然乡村都有党组织和政府组织,但家族的族长、名人还是具有一定的威严和威望,仍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国家的形成和治理的源头,都来自家庭、家族。反过来,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制度又影响、规范家庭和家族的行为。家庭,家族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家族宗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传承与发展——家族宗亲文化的生命所在


家族宗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精忠报国、崇宗祭祖、光宗耀祖、尊宗睦祖、上慈下孝等等。为了这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的“规矩仪轨、实物载体和社会活动”。

家族宗族文化的规矩仪轨非常丰富、完整和全面,主要体现在行“礼”上。中国关于“礼”的规矩大部分属于家族宗亲文化的范畴。《周礼》是中国礼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丰富,在西周整理制定出来的,并作为周朝“以礼治国”的基本“礼律”和治国的基本思想,影响至今。据《周礼 · 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由此可以看出,在周朝“养国子以道”,第一重要的是要弄懂“五礼”的规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相互厮杀,互相兼并。周朝建立的国家秩序被彻底推翻,“礼崩乐坏”。

孔子是周公最铁的粉丝,一生倡导推行“克己复礼”。因此,当时的儒家学派以《周礼》为基础,编纂了《仪礼》,并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流传到今天。两汉的大儒,著名礼学家戴圣,集合前人的智慧和先秦各诸侯国的“礼制”,编纂了一本集礼制大成的《礼记》。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周礼》《礼仪》《礼记》关于礼制的“三礼规矩。”

在古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孔子家语 · 五刑解》记载:“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其实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足,加上社会的不断教化和一代一代的传承,礼教文化已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过去,有很多不识字的文盲百姓,各种礼仪都非常清楚,成为一代“无知识有文化”的人。
中国社会的“三礼”,基础还是《周礼》,特别是《周礼》记载的“五礼”。“五礼”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吉礼。主要是对大自然和始祖、祖宗祭祀活动的规矩和仪轨。包括祀天,祀地,宗庙祭祀,其他祭礼等;二是嘉礼。主要是与人交往的礼仪。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宗庙的祭肉)之礼,贺庆之礼;三是宾礼。主要是宾客交往礼仪。包括朝觐之礼,会盟之礼,诸侯聘于天子之礼,诸侯遣使交聘之礼,相见之礼;四是军礼。主要是征讨诸侯国用兵之礼。包括大师之礼,大钧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五是凶礼。主要是吊唁哀悼之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恤礼等。“五礼”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有“礼仪”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规矩越来越多,其根源都是来自于“五礼”。“五礼”的核心作用就是建立和维护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和社会稳定,这也是中国“以礼治国”的终极目标。
“五礼”是家族宗亲文化的源头。许多族规族训和家规、家训等内容都是以“五礼”为基础,结合家族的特点制订的,作为家族宗亲的行为规范。
家族宗亲文化的实物载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祖坟。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祖坟,是因为人们在观念上认为祖坟的风水直接影响家族的荣辱兴衰。从家族宗亲文化的角度看,祖坟就是家族“根”的一种实物载体,是家族的历史坐标和家族的一种精神寄托,具有浓浓的家族叶落归根的文化概念。二是家谱。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据学者考证,家谱文化在中国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发现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近亲繁衍的不良后果。在政治上有“有司选举,必稽谱籍”的门第考量。家谱是家族宗亲文化的核心内容
家谱是记载以血缘为纽带家族繁衍、世系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家族史料。记录传递了家族从远古到现在的各种信息,是族人证明自己身份的凭据。对于婚姻嫁娶,纯洁血统,尊祖敬宗,哺育后代,家族地位,端肃风俗,寻根求源,认祖归宗,出仕为官,世袭爵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祠堂。祠堂文化是和姓氏文化紧密相联的。一个家族的祠堂,是这个家族最神圣的地方。祠堂最基本的功能是祭祀家族的列祖列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整个家族团结在一起。祠堂里供奉着先祖们的排位,是先祖的化身。一般家族宗亲们议事、聚会、婚丧嫁娶、添丁祝寿、正本清源、认祖归宗等重大活动,都在祠堂进行。因此,祠堂文化是家族宗亲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
家族宗亲文化活动。现在各类宗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地域范围比较小的家族宗亲文化活动。是组织本区域内的同姓宗亲联谊感情,交流信息,增进亲情,修家谱,建祠堂,祭祖先,调解矛盾,济困救贫等等;一种是地域范围比较大的甚至是全国或全球性的文化活动。一般是祭祀本族始祖,寻根或纪念本族历史人物等等。如杨氏宗亲组织每年都开展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地的宗亲组织会到山西的古杨国故地寻根,祭祀“杨氏授姓”始祖杨侯太祖;开展杨家“四知”文化的研讨弘扬活动;纪念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诞辰活动;传承发扬“杨家将”忠勇精神活动;纪念杨尚昆主席诞辰活动。今年1月7日,中国文化促进会在海口成功举办了中华“四知”、“杨家将”文化传承研讨会暨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杨氏企业合作论坛。
我国现代的家族宗亲文化,主要是以儒家的“亲亲与尊尊”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各姓氏家族宗亲组织,不仅祭祀本姓氏的始祖、祖先、历史人物和中华始祖,同时也积极开展对本姓氏的革命先烈和为祖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领袖、将军、各业英才的事迹、精神进行研究、发掘、整理和弘扬,并作为本家族宗亲的精神文化遗产,要求本家族宗亲学习,传承和发扬。因此,没有家族宗亲文化的自觉,人们忘了家族宗亲文化这个本,社会没了家族宗亲文化这个基础,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近些年来,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阶段性的执行这项政策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当时中国还是农耕社会,国家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肚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人少好过年”。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少生了几亿人,大大缓解了中国人的口粮问题。但计划生育政策的后遗症也特别突出,除了给社会带来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家族宗亲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也是巨大的,中国将面临一个家族宗亲文化断层的时代。这就更需要我们为继承弘扬家族宗亲文化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要为育龄家庭提供更好的生育条件,让大家快生、多生、优生;二是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规范家族宗亲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三是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争议,不折腾,支持民间大力开展家族宗亲文化活动。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免责声明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国李杜文学网 WWW.ZGLDWX.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庆亚大厦1008室 咨询热线:15201063887 邮箱:zgldwx@126.com

Copyright © 2007-2021, All Rights Reserve 网站建设:搜扑互联 备案:京ICP备19014174号-1